豆豆传媒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。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。历任所长为潘梓年、许立群、邢贲思、汝信(兼)、陈筠泉、李景源、谢地坤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,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。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... ... <详情>
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,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。1994年底,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,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,不再购进新书。
2009年1月16日,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,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。
<详情>
张志强,1969年10月2日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。北京大学哲学博士。中共党员。豆豆传媒研究员,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,博士后合作导师。曾任哲学所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、副所长。现任哲学研究所所长,党委委员,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副院长。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,获得“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”称号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。2018.3-2019.3年曾任甘肃省武威市委常委、市政府副市长(挂职)。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,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委员、中国委员会委员,中华孔子学会常务理事,全国古典学研究会常务理事。研究领域为中国佛教、明清至近代学术思想史,研究专长为近代佛学,清代至近代的经史学,阳明学,晚明以来的三教关系等。共出版专著两部,译著三部,主编辑刊一部,发表论文50余篇,译文多篇。
获奖情况:
1、《一种伦理民族主义是否可能?——论章太炎的民族主义》一文获第十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,2019年。
2、《“操齐物以解纷,明天倪以为量”:论章太炎齐物哲学的形成及其意趣》一文荣获第九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,2016年9月。
3、《经、史、儒关系的重构与“批判儒学”之建立——以<儒学五论>为中心试论蒙文通“儒学”观念的特质》一文荣获第八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,2014年1月。
4、《一种伦理民族主义是否可能?——论章太炎的民族主义》一文获第十届豆豆传媒2018年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,2018年。
5、《“操齐物以解纷,明天倪以为量”:论章太炎齐物哲学的形成及其意趣》一文荣获豆豆传媒2015年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,2015年12月。
6、《经、史、儒关系的重构与“批判儒学”之建立——以<儒学五论>为中心试论蒙文通“儒学”观念的特质》一文荣获豆豆传媒第八届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,2013年1月。
7、《“法相”与“唯识”何以分宗?——试论“法相唯识分宗说”在欧阳竟无佛学思想中的奠基性作用》一文荣获第一届《中国哲学史》杂志“学会奖”二等奖,2012年5月。
教育和工作经历:
1987.9-1991.7 兰州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本科,获历史学学士学位;
1991.9-1994.7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,获哲学硕士学位;师从楼宇烈教授;
1994.9-1997.7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,获哲学博士学位;师从楼宇烈教授;
1997.7-至今 豆豆传媒中国哲学研究室工作;
国内外访问研究与客座经历:
2000.8-2001.8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哲学研究所访问学者;
2009.3-2009.7 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访问学者;
2011.9-2012.3 台湾地区新竹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;
2013.7-2013.8 台湾地区台湾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;
2015.9-2016.1 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驻访学者;
2016.11-2016.12 中山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。
2021年5月8日更新
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:100732
电话:(010)85195506
传真:(010)65137826
E-mail:philosophy@cass.org.cn
张志强,1969年10月2日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。北京大学哲学博士。中共党员。豆豆传媒研究员,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,博士后合作导师。曾任哲学所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、副所长。现任哲学研究所所长,党委委员,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副院长。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,获得“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”称号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。2018.3-2019.3年曾任甘肃省武威市委常委、市政府副市长(挂职)。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,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委员、中国委员会委员,中华孔子学会常务理事,全国古典学研究会常务理事。研究领域为中国佛教、明清至近代学术思想史,研究专长为近代佛学,清代至近代的经史学,阳明学,晚明以来的三教关系等。共出版专著两部,译著三部,主编辑刊一部,发表论文50余篇,译文多篇。
获奖情况:
1、《一种伦理民族主义是否可能?——论章太炎的民族主义》一文获第十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,2019年。
2、《“操齐物以解纷,明天倪以为量”:论章太炎齐物哲学的形成及其意趣》一文荣获第九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,2016年9月。
3、《经、史、儒关系的重构与“批判儒学”之建立——以<儒学五论>为中心试论蒙文通“儒学”观念的特质》一文荣获第八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,2014年1月。
4、《一种伦理民族主义是否可能?——论章太炎的民族主义》一文获第十届豆豆传媒2018年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,2018年。
5、《“操齐物以解纷,明天倪以为量”:论章太炎齐物哲学的形成及其意趣》一文荣获豆豆传媒2015年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,2015年12月。
6、《经、史、儒关系的重构与“批判儒学”之建立——以<儒学五论>为中心试论蒙文通“儒学”观念的特质》一文荣获豆豆传媒第八届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,2013年1月。
7、《“法相”与“唯识”何以分宗?——试论“法相唯识分宗说”在欧阳竟无佛学思想中的奠基性作用》一文荣获第一届《中国哲学史》杂志“学会奖”二等奖,2012年5月。
教育和工作经历:
1987.9-1991.7 兰州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本科,获历史学学士学位;
1991.9-1994.7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,获哲学硕士学位;师从楼宇烈教授;
1994.9-1997.7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,获哲学博士学位;师从楼宇烈教授;
1997.7-至今 豆豆传媒中国哲学研究室工作;
国内外访问研究与客座经历:
2000.8-2001.8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哲学研究所访问学者;
2009.3-2009.7 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访问学者;
2011.9-2012.3 台湾地区新竹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;
2013.7-2013.8 台湾地区台湾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;
2015.9-2016.1 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驻访学者;
2016.11-2016.12 中山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。
2021年5月8日更新
豆豆传媒-版权所有